2008年3月7日星期五

貝理雅最喜愛的智庫

三百八十萬英鎊,約六千零八十萬港元,香港多少公司一年有這營業額?
六十人,做出一年三百八十萬鎊的成績,驚人吧。這是Tony Blair最喜愛的智庫 Institu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IPPR)。IPPR據說也是歐洲規模最大的智庫。IPPR的「生意」,部份是競投研究合約,部分是研究獲資助。
當Tony Blair在九七年帶領工黨執政後,IPPR更受器重,前主席曾任政府的特別顧問。
現任外相、英國歷來第二個最年輕外相David Miliband,曾在IPPR工作,分析政策。另有數名前職員,現也在政府擔任高職。
研究總監不無自豪的說,去年IPPR的意見曾被英國主要報章引述三千八百次,他亦做了一百個有關移民的廣播訪問。IPPR建議成立Child’s Trust Fund,規定父母定期存錢及不准動用,供子女使用,以免跌入貧窮網,有人戲稱為嬰兒債券( baby bond),聞說加拿大政府可能採納。
IPPR的研究,受政府重視以致採用,究竟是因政治路線相近還是紥實有力,未深入研究,不敢妄下斷語,其研究總監只答:「過去十至十五年,政府較肯聽外間的新意見,」鼓勵了新興智庫出現,但有一點,他也主動承認,與政府走得太近,未必是好事。
工黨的民望與保守黨拉据,有時被後者超前。我問,假如保守黨上台,IPPR會否有危機,其研究總監答,他們的自我定位是獨立,最多偏左,誠然起初職員很多是工黨黨員或與工黨有關係,但現在職員有屬於其他黨派,而且IPPR也和其他政黨有對話。「如果保守黨執政,說不定(社會)更需要IPPR。對工黨,我們傾向右(想想Tony Blair的路線),對保守黨,我們是把他們拉向左。」
香港的智庫,一個又一個氣絕身亡,智經得曾蔭權祝福,命運會不同嗎?他們發表了數份報告,傳媒的報道不算多,政經界繼續觀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