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市一個有勢力集團包下金鐘一戲院,招呼各方去看《天水圍的日與夜》,並與許鞍華交流。此電影聞名久已,看後覺得片子的英文名The Way We Are才是影片的真髓。
很多人以為片子談天水圍,之前我也看過報道,謂許鞍華本有意拍天水圍八部曲,因資金問題先完成《日與夜》,但那晚許鞍華卻道本在拍的《夜與霧》,因投資者中途退出,突然想起八(?)年前一個中大學生寄給她的劇本,背景是荃灣,許遂將之移去天水圍,以免枉費《夜與霧》的籌備工夫。
此電影雖冠上天水圍,但在香港全部屋邨、特別是新界都可以發生這樣的故事。婆婆在公屋獨居,基層家庭過簡樸生活,在哪公共屋邨沒有這樣的家庭?不過片中的家庭有鄰里守望相助的精神,是香港人久違或失落的的關懷,因而才令人懷念,獲得盛讚。我們都想與鄰居有那樣的關係,但誰肯做鮑起靜,踏出第一步?
新公屋外表蠻漂亮,較不少私人屋苑好,但這更對照現代鄰里的疏離。私人屋苑也好不了多少。
有本地電影評論人指該電影唯一遜色的地方是電影沒有刻畫天水圍的特色,但我覺得這部電影根本不是只講天水圍呀。何況劇本原來的場景是荃灣。這一點,反而一位台灣人看得清楚。(我google了網上評論)我懷疑失真的是,超級市場真的肯聘用一位七十多歲的婆婆賣菜嗎?我沒在香港見過呢!
我們就是如此。The way we are. 我想,很多人看戲的時候會想起小時候街坊街里的人情味。現在,不時看見或聽到公眾人物指自己「在屋邨大」,表示曾過基層生活,有街頭智慧,「屋邨大」隱隱然成為身份標記,暗示經歴了從低力爭上來的磨鍊。可是,現在的屋邨,戶戶關門,和私人住所沒兩樣,不像以往的公屋木門長開,甚至連鐵閘也不關(除了睡覺時),真是你戶可見我家,舖上互助的土壤。
此時屋邨不同彼時屋邨,要令「在屋邨大」變得像從前有型,就要真的活出屋村的樣子來,光惋惜鄰里關係淡泊不是辦法,能夠重現舊鄰里的情誼才是。
不只名人,以前有個古怪同事也標榜自己屋邨大,一日到黑都話自己草根,其實似在自我防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