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星期日

歐洲學習

聽過、看過,總不及親自造訪,置身其中,方感震動。

五月去歐洲,拜訪多個傳媒機構。我們慣以印刷、電子區分媒介,但德國和英國的傳媒告訴我們,不論報刊還是電視、電台,都在探索、發掘科技締造的潛能,原初的媒介,慢慢變成一個多形態的平台,一個仍在探索無限可能的平台。報紙不再單純是報紙,結合了網站,呈現另一形態,並可讓記者與讀者有更直接的交流:記者寫blog、twitter(Sky TV要求所有記者有twitter,尤其政治記者!);電視,一個較報紙活動的媒介,也要借助互聯網、社交媒體、iPad的力量,加強滲透;報刊,亦設網站,搞video news,電視賴之取勝的影像,已不再是專有。

媒介的面貌不停變,記者面前的挑戰是,能否具備各種形態所需要的技能。以前,文字和影音,是屬兩類才華,但今天,記者若不是多面手,能否屹立於洪流?傳媒機構走多元、多形態,例如Die Welt,採訪隊伍中央化,按各部門需要供應合用的新聞資訊,不但減省支出,也能提高效益,將來的記者,怎樣才能符合需要?

傳媒管理人也有挑戰。管理人興高采列從科技找尋機會,也有責任顧及同事、記者的發展,協助他們應付明天的需要。曾造訪的傳媒均說,他們今天的轉變,其實數年前已開始籌劃。

互聯網的力量大,報紙不住下跌的銷量教文字記者心驚膽顫,猶幸德、英媒體展示,正努力向報紙注入新力量。一方面像Die Welt試驗不同版本,希望更準確捕捉不同讀者群的口味,另一方面,各報紙深信,只有高質素,才可與新媒體比拼,能吸引讀者付錢買報。所以,不管是英國的Financial Times、美國的Wall Street Journal、抑或德國的Der Spiegel、Die Welt、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簡稱FAZ),開拓新媒體之餘,皆指高質素、有深度的報道,是報刊的賣點。例行報道的開支,盡量減省,寧可把資源和人力投在獨家、重要和深度的新聞。這取向是對香港傳媒很好的提醒,無論平台是什麼模樣,都要有內涵。

互聯網或社交媒體予人有顛覆主流的力量,但造訪的媒體均說,對於user-generated的內容,必須小心核實內容後才決定使用與否,在一片熱之中,叫大家別盲目吹捧,先要想一想。

德國的傳媒文化與我們較熟悉的英國和美國很不同,FAZ由基金會支持,編採採集體領導,Der Spiegel 50.5%股權由員工持有,減少牟利壓力,恪守優質報道,與美國同行扭盡六壬爭取商業利益大相逕庭,但到頭來他們站得住腳,未免諷刺世情。美國傳媒飽受重創後,開始有人提出,是否需指望基金會或家族慈善團體打救,才能保得住新聞工作的獨立自主?

這次除了參觀多個傳媒,還能與中國駐外大使、領事見面,首次聽聞中國的外交方針,加入了「公共外交」的概念,不但需與當地傳媒搞公共關係,還加強對民眾工作,例如去函當地報章,冀望改變中國人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形像。中國已出現新一代外交官,談吐不凡,與從前的一批很不同,這是令人欣喜的。

歐洲之行充實,無論在傳媒或對中國外交的認識,都增進很多,而且與很多久聞其人的行家見面。有關傳媒的未來、我怎能做好些,需深深思考,然後,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