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星期三

這樣的稿、這樣的記者

以下的稿,我看後暗地罵了一句「有無搞錯」,若這篇稿真能刊登出來,有關傳媒、記者的水平真低: 
「港英殖民地成長一代,部分人仍有『戀殖』情意結,如早前有聲音要求保留郵筒上的英國皇室徽號。而由即日起,市民可現場感受英國文化氣氛,因全港首個英國文化節把中環遮打花園化身成「倫敦街」,炸魚薯條、倫敦巴士車頭、御林軍等呈現眼前,市民可免費入場。
英國文化節繼上周在添馬公園舉辦露天影院,播放英國電影後,第二輪活動舉行『Slice of London』,把遮打花園搖身一變成為微型版英國,多個具英國特色的景點,如英國電話亭、郵筒、雙層巴士車頭、英國名車都呈現眼前,現場甚至有兩名英國『御林軍』,展現一片英國文化氛圍,供市民盡情拍照留念,一解部分『戀殖』人士對英式文化的眷戀。
除多個熱門打卡『景點』,現場還有來自英國的時裝、名錶、音響等13個英國品牌攤位,以及售賣紀念衣服、水杯、雨傘,多間小食店亦會供應炸魚薯條、肉批、手工啤酒等。市民在現場單一消費滿200元,可在明信片上寫下想去英國的原因,若被抽中,或有機會獲得雙人免費機票到英國。」
看到嗎:
「部分人仍有『戀殖』情意結,如早前有聲音要求保留郵筒上的英國皇室徽號。」要求保留舊郵筒就等如戀殖?事情就是這樣的簡單嗎?這是怎麼樣的邏輯?舊郵筒有文化歷史價值啊。
展現一片英國文化氛圍,供市民盡情拍照留念,一解部分『戀殖』人士對英式文化的眷戀。」以現今無數人愛拍照或自拍的瘋狂,什麼都可攝一番,拍攝英國物品就等如戀殖?拍照解讀為眷戀的展現?是不是太膚淺?貪得意、設計漂亮、難得一見、純粹留念⋯⋯統統可是原因,怎麼記者輕易將之與戀殖扯上關係?去英國旅行,數不盡的人包括港人及大陸人都會拍攝景緻,平常不過,為何在香港拍攝就等如戀殖?
而且,欣賞他國的文化,都可能是攝影的原因,那應形容為仰慕。
人云亦云是記者大忌,偏偏見過不少記者都是如此。近期多人講「戀殖」,於是記者就不用腦就與「戀殖」拉上關係。稿件刊登前需經採訪主任級人士審閱, 若我見的版本已通過審閱,那位高級人士的水平亦十分有限,傳媒水準怎能不低落。
一個所謂跑了教育新聞二十年的人,一直都沒有爆重要新聞消息,只會報道記者會或公佈,從沒有獨到剖析,勤力、進取三年資歷的記者已能勝任其工作,卻竟然升職,只因年資?更高層的人要籠絡做班底?看不過的人只能離開,劣幣驅逐良幣,傳媒充斥這些人,怎會有高水平?我痛恨這種墮落與腐敗,沾污了新聞工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