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5日星期六

豈是增加供應就能解地產之毒

有無樓、買不買樓,是由小至大香港人都會問會想的問題。大學畢業時,同學已在討論應否買樓,那時樓價與我們的薪金相比也是很高,我們的掙扎和今天的大學生差不多,“總要先上車。”一個女同學的答案,我記憶猶新,料不到這個信念橫行至今,近乎是香港人的宗教,除了SARS時期。
即使有能力買樓,是否“買得落手”是另一回事。看過新樓的示範單位,房間的長度只可放下一張床、一個只能掛十件衣服的衣櫃和一張床頭几。想了好一會,總覺得欠了什麼,終於恍然,原來房內沒有枱,更沒有書櫃!在發展商心中,書的價值可見一斑。
問地產經紀,他略尷尬地說可在房外看書或做功課,否則可砸爛牆,擴大空間,重組房間的規劃。天呀,用數百萬元或過千萬元買樓後,仍然花這些工夫,這樣子賺錢真太容易吧。至於首富旗下的新樓住了二、三年就會有東西剝落的故事,更是眾所周知!
近十年樓宇的醜聞,罄竹難書,但大家一邊指責地產商,一邊奉上血汗錢買樓,為什麼?全因大家認為樓會升值,不然怎會花錢買次貨,甘願一早背著供樓的重擔,失去自由?買樓既然可滿足居住需要,又能致富,大家對這猶如飲鴆止渴的遊戲甘之如飴,像玩個接火盆的遊戲,租樓則等如替人供樓,令地產的惡勢力不住增大。注意,我談的地產惡勢力不止地產商,還有地產公司僱員(一定要加入唱好遊戲,不然誰出糧?)、地產經紀等有關得益者。
現在社會充斥一種論調:只要增加供應,就能令樓價下調,減少民怨。然而,若政府不制止地產商不義的賺錢的方法,他們取得珍貴的地皮後只用下等材料建蚊型空間樓,香港只會繼續由地產荼毒。當然,今天地產變成霸權,政府不可推卸責任,惟現在也只有政府才有能力糾正﹣﹣太多行業由地產商主宰,包括傳媒。

2011年2月4日星期五

執紙皮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在將軍澳一個普通社區,落街就看見四個執紙皮的婆婆和中年婦女。我把紙盒、紙皮箱、舊雜誌給她們,她們咧咀而笑道謝,我心內慚愧得很:該是我們多謝你呀,你替我們把紙皮的價值善用至最後一分鐘。
問了兩位執紙皮的婆婆,都是八十歲左右,她們不是靠賣紙皮過活,子女有給零用,只是不多,能夠幫補多少就多少;執紙皮要四處走,就當做運動,又可解悶。一架手堆車的紙皮,賣得六、七十元,可以飲餐茶。草根人家的生活,就是這樣子。其他錢,要留在非常時期用。
八十歲的人,經過戰亂,晚年還要這樣生活,我們豈能不羞愧?這是個什麼樣的社會。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埃及

近日心繫埃及的新聞,在家開著Al Jazeera,半島電視台此時再發光。BBC做得也不錯,大記者都出動,去埃及了,只是相信凡於阿拉伯世界和中東的新聞,Al Jazeera一定有獨家的影片和消息,唯有兩個台都看,那些坦克車、軍人、街上群眾,令人想起六四,難怪大陸禁播埃及新聞,只准傳媒用新華社稿件。埃及關閉Al Jazeera在開羅的辦事處,可想而知其影響有多大。
糊里糊塗闖進中東的世界﹣﹣說準確點是GCC國家﹣﹣從此懂得阿拉伯人一點點,二零零八年去英國的Bradford讀短期課程,那地以多巴基斯坦人聞名全國,很多白人已遷往他處。那年的學生多中東和伊斯蘭教學生,可能是課程適合發展中國家吧:埃及、突尼西亞、阿爾及尼亞、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印尼、馬來西亞.....令我對中東的親切感加大。近期由突尼西亞掀起的改革運動,漸蔓延至其他國家,不由得牽掛我的舊同學可好?何況曾造訪Abu Dhabi、Dubai數次,訪問過他們的高層,當Jordan、Saudi Arabia也有示威,表面相對穩定(尤指經濟方面)的國家一定留神。
在外的埃及人,該很擔心國家的情況吧。想起在港認識的埃及人,絕大多數在GCC駐港領事館工作。起初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領事館不請同胞?後來猜想,因為懂英文的埃及人普遍較多,而且富有的GCC國民未必願做那些”粗重“工作。領事館要找曉得阿拉伯文和英文的人,埃及人是好選擇。在Abu Dhabi和Dubai碰上的埃及人,都是因為(當時)兩地有較好的經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