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尤其在外旅行,都會放下新聞,讓腦袋清空放空。在傳媒工作,不時腦海閃過採訪題材、撰寫角度,工作部署,整個人繃緊,每天醒來就是看新聞,所以放假時會拋開一切,最好只需想去哪兒食、在哪兒住、去哪兒觀光。
許多時候,假期結束時覺得,沒看新聞什麼大不了,日子可以過得愉快,身子輕輕--有這感覺已蘊藏危機。
上周六前《信報》副社長及數碼媒體總裁陳景祥在公民實踐培育基金(Project Citizens Foundation)主辦的〈公民實踐論壇:誰與新聞自由為敵?〉上說,離開新聞業之後,少看了報紙很多,覺得報紙無乜嘢睇(大意),我聽見覺得大件事。他是前輩,半生在新聞界工作,還要是在《信報》備受敬重的年代,披露過重要獨家新聞,新聞該是入血,連他都這樣說,報紙的危機大得很。
至今已有很多人親身體會及證實,對報紙,人還是有讀新聞的期待,這也是報紙能否站得住的關鍵,若報紙的內容和網上免費流傳的東西沒分別,人當然去溜網。可惜,報紙記者流失,要不,就是被管理層施壓去做網,追逐快而短暫的東西,沒有高層肯讓記者花時間做故仔--有數天,已是奢侈;或者去做討好廣告商的東西。我起初入行時,不同報章爆料,每天早上閱遍各報是指定動作,但現在份份報紙內容差不多,少看了也不覺得是什麼損失,反正可從網上補回。
這樣下去,報紙日益沒看頭,讀者充失率持續,可能導致廣告減,記者繼續被壓搾,報業地位下滑可期。
許多時候,假期結束時覺得,沒看新聞什麼大不了,日子可以過得愉快,身子輕輕--有這感覺已蘊藏危機。
上周六前《信報》副社長及數碼媒體總裁陳景祥在公民實踐培育基金(Project Citizens Foundation)主辦的〈公民實踐論壇:誰與新聞自由為敵?〉上說,離開新聞業之後,少看了報紙很多,覺得報紙無乜嘢睇(大意),我聽見覺得大件事。他是前輩,半生在新聞界工作,還要是在《信報》備受敬重的年代,披露過重要獨家新聞,新聞該是入血,連他都這樣說,報紙的危機大得很。
至今已有很多人親身體會及證實,對報紙,人還是有讀新聞的期待,這也是報紙能否站得住的關鍵,若報紙的內容和網上免費流傳的東西沒分別,人當然去溜網。可惜,報紙記者流失,要不,就是被管理層施壓去做網,追逐快而短暫的東西,沒有高層肯讓記者花時間做故仔--有數天,已是奢侈;或者去做討好廣告商的東西。我起初入行時,不同報章爆料,每天早上閱遍各報是指定動作,但現在份份報紙內容差不多,少看了也不覺得是什麼損失,反正可從網上補回。
這樣下去,報紙日益沒看頭,讀者充失率持續,可能導致廣告減,記者繼續被壓搾,報業地位下滑可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