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星期日

五十後與八十後之間的傳媒

反高鐵運動令社會和政府注意有一群三十歲以下、對管治階層的思維不以為然的人,他們人云亦云地稱他們為「八十後」。這名詞從大陸引入,大陸把"80後"讀作「八零後」,指因計劃生育政策而出生的獨生子女,在改革開放下成長,享受較父母輩佳的生活質素。此名詞流落至香港,港人把「80後」讀作「八十後」,也罷,香港愈來愈多人只懂拾人牙慧,加上《第四代香港人》影響,「八十後」取代了「Y世代」,成為最當紅的人類。
誰說只有八十後才反高鐵(這裏的意思包含反對高鐵的九龍站的方案)?1980年前生的人也有,只不過經過年年月月點滴積累,來至1980年後出生的人,匯聚的力量終於大得把社會的鬱悶一下子爆發出來:我們受夠了!
反高鐵運動,令大家忙於而且仍忙於解剖十來廿歲的世代,政府繼續說著令人打呵欠的官腔,謂要研究怎樣與他們溝通。可是,有無人檢視和追踪香港傳媒報道高鐵的方式?
親建制的報紙、老闆和管理層支持高鐵的報紙,一早替高鐵鳴鑼開道,冷待反高鐵的消息,直至「八十後」變成時髦,震憾了躲在辦公室和高級住宅的管治階層,報紙才開始給予篇幅,這時候確感謝八十後令前線記者得以做回應做的工作。
很討厭聽見一群按中環價值而位列精英的嬰兒潮說:「我們以前保釣、中文運動時更激進!」言下之意是,為什麼社會對反高鐵的人另眼相看?他們現今的身份與社會地位有別從前,從高位指指點點的態度很令人反感。現在教育變為生意、英文好是為了找份好工作、參加課外活動和習文藝是為了入名校等扭曲了的價值觀,正是多得佔據社會主流的嬰兒潮,當中有些人的年紀已是六字頭,他們用過時的一套來教導下一代。教育改革最令我失笑的一項是:一群最缺創意的政策制定者,竟不住教人怎樣培育創意!若有人不依他們的一套,就被視為不聽話。天,偏偏富創意的人經常最不聽話。
八十後令政府手忙腳亂,有報道指政府有意找王䓪鳴協助。天啊,她主事的青年協會,與立法會外的八十後是兩個世界。其實多年來她已在做工夫,龍傳基金獲中港政府大力支持,她培訓的年輕人,是不會令政府頭痛的一群。

替鮮魚行學校開心

上周,有一則不大起眼的新聞:曾在殺校邊緣的鮮魚行學校在教育局的校外評核得到讚賞。我曾試在教育局網站找這份報告,惜找不到。
想知道報告全文,詳閱各項評,因為我認識的梁紀昌是個有心人。不少人對外人陳義過高,實情卻是另一回事,偏偏有些人很懂得與傳媒打交道,有些記者又很簡單,不會過濾他人的話。現在校外評核讚賞鮮魚行學校,我由衷替梁紀昌及其校的師生高興,亦慶幸自己沒看錯人。
梁紀昌打的是硬仗。大角咀是老區和貧窮區,代表區內學童少,學童絕大部份來自草根家庭;而且學校的校名很難吸引中產家長﹣﹣試想一個說流利英語的家長,無論學校多有愛心,怎會讓孩子入讀,與父母是酒樓侍應和地盤工人的孩子混在一起?且別說對老師的學術水平和語文水平有信心。於是鮮魚行困在死局,學生來來去去是草根兒童,學校形象難變,在這個辦學都要講宣傳、弄形象的時代,他們一定佔下風。
偏偏窮人家的孩子更需要良好的教育。孩子沒有罪,他們受苦,都是大人的責任。看見孩子的暑期活動是拾紙皮去賣、用手推鐵架車盛著大疊書在深水埗唐樓攀爬,心酸得泛淚。窮父母不一定不懂得教育子女,禮貎、尊重、善良、關愛、踏實、謙虛、勤儉....都不是只有受過高上教育的人才懂得的美德,說不定反而是高學歴的父母教導下一代勢利、驕傲、自負、崇尚物質....。
很多大人指年輕人捱不了苦,工作態度不好等等,他們有否想過是自己需否負責?他們「不要輸在起跑線」的意識,令他們有很多匪夷所思的行徑,例如課外活動盡量多,以為能提高孩子入名校的機會。常常覺得,令香港有希望的一代,是來自基層、受過良好的教育的精英,例如內地新移民。他們被生活磨煉出靭力,較會關懷弱勢階層,他們擺脫了生活的壓力後,更懂得幫忙其他人﹣﹣注意,不是施捨,不是假行善之名而抬高自己。當然,有些攀上社會上層後,只記得成功之道。
由二千年的教育改革起,政府的思維有重大改變:學校不能只倚頼政府資源,撥款不能無止境,學校需要資源改善教育質素,請自行開源。家長是中產或富人的學校,自然好辦事,窮學校怎能還向家長募捐、叫要為生計苦惱的家長來校做義工?學校若沒有好領導,很容易陷進惡性循環,學生承受被擺弄的命運。誰說草根孩子的資質一定差?要看種子掉進什麼泥土裏。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梁紀昌不知花了多少私人時間,才把鮮魚行改頭換面。他協助的是一個個生命,幫了家長、社會,甚至香港,應叫尸位素餐的教育界人士和官員羞愧不已。